
又看了一部非常棒的电影,回家后就去豆瓣上看了其他的影评,有很多调侃剧情的突兀和不合理,与其纠结于此,这部电影里的人物的塑造才是更让我在意的。
如果只是以旁观者的角度的取观察,我们大可以去说为什么不这么这么做,一定要傻到那么那么做,可一旦切换视角,假如你是这个人物,你在遭受这样的事情,你又能做到何种地步,可能有的人还会跳出来说,要是我,我肯定比主人公做的好,可是你是你,你不是主人公,当你把主人公的三观完全复制在自己身上的时候,我突然感到非常非常的绝望,主人公的命运犹如大海中的一叶扁舟,只能随风漂流。
前段时间看了《欢乐颂2》的一篇影评,对其中的女主人公安迪,是这么说的:“一个完全靠理性去做判断的人。从一开始,她就没有委屈自己,面对抛弃了自己母亲,如魔鬼般的外公和父亲,安迪选择抗战到底,不给他们任何’买心安’的机会”。我从安迪身上看到了独立。
《记忆大师》中悲剧的女主人公们,慢慢的把自己变成了别人的附属品,失去了自己独立的人格,只能在漩涡中越陷越深,自己心爱的人(孩子)也没能 保护好,写到这就越发的悲伤,真的特别特别想在你当时伤心绝望的时候,就在你身边,哪怕什么也不做,静静 的陪在你身边也好。
希望你就是你自己,而不是别人的附属品,做自己喜欢的事情,爱自己喜欢的人,享受自己的人生,这样,当自己将要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,可以温暖的说,我来过这个世界啊,我悲伤过,但我也快乐过。
最好的祝福送给最爱的人。
不要看了,就是你!